首页 > AG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ag捕鱼(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抗击癌症的主力军—中医药

发布时间:2025-10-15 18:13:26    次浏览

近年来,西医西药界一直在探索着肿瘤的治疗,许多新技术在临床上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伽马刀、光子刀、(碘)粒子刀、射频刀、海扶刀、氩氦刀、光动力及最新的质子刀等,此外还有生物治疗(基因、分子靶向治疗)全方位免疫治疗等。但是,新的抗癌治疗设备和技术不是什么地方都有,也不是所有癌症病人都能方便的享受到这些治疗的,更不是对每个癌症病人都有奇迹般的效果的,癌症的治愈率仍然非常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助传统的中医中药。或许有很多人都听到过这样的疑问:“中医药真的能抗癌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据有关调查显示:70-80%的癌症患者服用中药。中医药已成为肿瘤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采用中医药治疗癌症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我曾接诊过很多这样的病例,有位老先生,刚退休,就患了淋巴瘤,开始单纯化疗效果不太理想,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达到痊愈,康复期坚持服用中药,目前已健康生活12年。北京昌平的一位农民患者,肺癌手术后单纯采用中医药治疗,目前也健康生存7年。还有,山西的一位80岁的老人,确诊晚期肺癌,采用中医药治疗后,病情控制,到目前存活3年。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病例,说明了中医药不仅能抗癌,而且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其他功能。癌症本身以及手术、放化疗均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能力越来越低下,中医药良好的益气扶正等作用,是增强患者自身抗癌抗病抵抗能力的重要保障。现代研究已证实中药可增加T细胞、NK细胞、LAK细胞、巨噬细胞等肿瘤杀伤细胞的数量或增强其功能,增强抗肿瘤相关的细胞因子IL一2、INF、TNF等活性,从而提高免疫功能。②减轻或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维护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以及诸多并发症,常形成多方面损害,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综合危害机体甚至生命。因此,对癌症和并发症等各疾病症状的改善,实际也是对各相关疾病的综合治疗。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本质之一即是根据不同病情进行相应治疗,通过综合性改善各相应疾病,不仅减轻患者痛苦,也降低癌症和并发症危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命时间。③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已有许多实验研究证明,中药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肿瘤局部缺氧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放化疗增敏作用。中医药在控制化疗后骨髓抑制、解决消化系统反应、防治周围神经毒性、减轻放射性炎症等,均取得确切的疗效。④促进肿瘤患者手术后康复,预防肿瘤复发与转移。手术能够直接切除肿癌组织,但同时也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配合中医药扶正祛邪,则可资助元气,提高免疫力,促进术后迅速康复。⑤抑制或稳定肿瘤发展,实现“带瘤生存”。 经典的肿瘤模式中肿瘤完全杀灭的概念,在强调整体医学的今天,已显出它的弊端,它往往会造成肿瘤的过分治疗。中医药治疗肿瘤是通过稳定瘤体、改善症状来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其主要特点为瘤体缩小不明显,但生存期延长,自觉症状明显好转。⑥中药外用控制癌性疼痛:中药外治具有简便易行,毒副作用小,发挥药效快,可避免口服药而发生的消化道、肝脏处消化酶的灭活作用等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给药途径,特别适应于中晚期肿瘤疼痛者。我们研制中药外用镇痛贴,临床治疗癌性疼痛,有效率达83.3%。同时,镇痛膏使用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便于制作和推广。 伴随着现代实验肿瘤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在肿瘤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绩,已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方法深入探讨中医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从目前的实验研究发现,中药抗癌主要有以下作用机理:①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和杀灭作用:菌类多糖(如猪苓多糖、香菇多糖等) 是通过改变瘤体细胞膜的生长特性;抗自由基作用;影响瘤体细胞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等机制来发挥其抗瘤作用。马建中报道, 茶叶可通过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带瘤机体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达到防治肝癌目的。②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诱导分化和/ 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凋亡是目前最为热点的中药抗肿瘤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药抗癌的疗效与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三尖杉属植物为我国特产树种,其有效成分高三尖杉酯碱可诱导HL - 60 白血病细胞凋亡,机理之一是增加促凋亡蛋白Fas 水平,Fas 蛋白增高的原因可能是高三尖杉酯碱促进Fas mRNA 转录为Fas 蛋白。邓友平等研究证实As2O3 能诱导人食管癌Eca - 109 细胞凋亡,并伴随原癌基因c - myc 降调节。袁淑兰研究表明:丹参酮和维甲酸对人宫颈癌ME - 180 细胞均具有较好的诱导分化作用。③.逆转耐药性: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性。姜晓峰等研究发现大黄素可增加罗丹明123 在耐阿霉素(adriamycin ,ADR) 人乳腺癌MCF - 7/ADR 细胞中的蓄积并减少其外排,减少P - gp 的表达,从而提高细胞内药物的有效浓度。郭娟娟等研究证明冬凌草的有效成分冬凌草甲素对多药耐药细胞系K - 562/ A02 有诱导凋亡、逆转耐药性的作用。另有研究证实,粉防己碱、蝙蝠葛碱、左旋四氢马汀、人参皂甙Rb1 等对逆转MDR表现出明显作用。④抗微管作用:肿瘤细胞的重要特点是无限制的快速繁殖,作为细胞分裂的重要过程,微观骨架的解聚和纺锤体的形成是抗肿瘤化疗药物筛选的重要靶标。目前研究发现紫杉醇能特异地结合到小管的β位上,导致微观聚合成团状和束状并使其稳定,从而抑制微管网的正常重组。紫杉醇具有很强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IC50值小于10 nmol·L - 1 (耐药细胞株系除外) ,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对纯化的微观蛋白的作用一致。⑤抑制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在DNA 复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干扰拓扑异构酶达到抗肿瘤作用不失为一个重要途径。传统中药喜树树皮中提取的生物碱及其衍生物能够特意性抑制DNA 拓扑异构酶Ⅰ,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2 期或生成S 期的细胞凋亡。有报道显示,螺旋藻提取物的水溶性成分和DMSO 可溶性成分浓度分别为3. 2μg/ ml 和80μg/ ml 时能完全抑制TOPO Ⅰ介导的负超螺旋Pbr322 解旋反应,且水溶性成分在高浓度时可直接引起DNA 的双链断裂。表鬼臼毒素类药物干扰拓扑异构酶Ⅱ,抑制DNA 重组且在DNA 内引起蛋白断裂,从而使染色体畸变和细胞死亡。此外,灵芝提取物、蟾酥提取物、Topoteacan( TPT) 、半边旗等对DNA 拓扑异构酶Ⅰ、Ⅱ均有抑制作用 。⑥增进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使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得以加强是中药抗肿瘤重要机理之一。人参皂甙可促进小鼠血清IgG、IgA、IgM 的生成及淋巴细胞转化,还可使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数减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等恢复正常 。徐凤云等报道, 肺复康口服液对荷S37肉瘤小鼠免疫器官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增强,并能显著促进conA、L PS 诱导下T、B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过程,对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而且对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抑瘤率近似于环磷酰胺。⑦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研究发现,人参提取物Rg3能有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减少肿瘤内微血管的数量,从而对预防肿瘤转移复发具有较大的意义。⑧其他途径:在研究中也发现,一些中药是通过另外的途径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如:苦马豆素是高尔基复合体内α- 甘露糖酶Ⅱ抑制剂;番荔枝内酯作用于线粒体,干扰能量代谢;茶多酚为抗氧化剂;当归属植物能干扰和拮抗促癌剂的作用 。活血化瘀抗癌方药能调整凝血机制,使过高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趋于正常,调节神经内分泌机能,增进自稳机制 。陈泽熊等用主要由莪术、半枝莲等组成的抗癌方剂对人结肠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抗癌方剂对端粒酶的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